小康不小康,关键看老乡。南阳市第六人民医院精心组织安排扶贫工作,察民情、析村情,精准帮扶,让偏远贫困地区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,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——
一枝一叶总关情
 
5月8日是世界红十字日,市第六人民医院组织医疗专家到桐柏县月河镇汪庄村义诊。村民王大娘很早就在村卫生室等待,医生张玉琴一下车,她就迎上来。“大娘,你的药给你带来了。”大娘接过药高兴地说:“好,好,还是政府贴心啊!”这是市第六人民医院扶贫工作的一个镜头。
    
   桐柏县月河镇汪庄村位于丘陵地带,交通不便,距县城40余公里,信息闭塞,全村505户人家、2020口人,耕地3785亩,村集体没有土地、没有企业、没有副业、没有资源,为深度贫困村。面对如此困难的局面,市第六人民医院与该村进行扶贫对接后,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自身履行社会责任的重大使命,并专门召开扶贫专题会议,明确强化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,确保精准扶贫工作取得扎实效果。
   通过进一步梳理,市第六人民医院制订了详细的帮扶计划:一是加大技术扶贫,巩固增收创收基础,努力营造“有能力就有工作、有技术就有收入、肯干就能脱贫”的自力更生、积极脱贫的新风气。二是扩大特色养殖、种植业,壮大脱贫基础。鼓励更多的贫困户开展特色种植、养殖业,协调市、县技术部门,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,让贫困户不出村也能增加收入,实现脱贫。三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,助力全村脱贫。四是利用自身优势专项帮扶,帮助特困户脱贫。针对因病致贫、因病返贫状况,进行健康扶贫。
   市第六人民医院特派2名干部职工驻村工作,其余20名扶贫工作队员全年先后20余次入村,对所帮扶的68户贫困户进行入户调查、造册填表、结对帮扶、政策宣传等工作,助推扶贫项目落地发展。一年来,他们因户施策,推广增收项目,推动贫困户积极进行艾草种植、杨树种植、土猪饲养、龙虾养殖等,让贫困户在享受国家政策补贴的同时,在土地上获取稳定的收入。同时,积极争取光伏项目,提高群众收入。出资修村路,让农产品走出乡村。在扶贫工作队员的努力下,2017年该院所包贫困户脱贫12户,随着项目的深入,2018年所有贫困户有望实现全部脱贫。
   自从扶贫工作开展以来,南阳市第六人民医院精心组织安排扶贫工作,结合实际,精准帮扶,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。
义诊乡村 打通服务贫困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
   市第六人民医院在实施扶贫计划中发现,有部分家庭是因病致贫、因病返贫。因此,结合自己的行业优势,他们特别提出健康扶贫,定期组织专家队伍到乡村义诊,将医疗服务送到农村,送到群众中去。
   义诊现场就设在村卫生室,每次义诊,前来参加健康咨询义诊的群众,都将义诊台围得水泄不通。测血糖、量血压、做B超、做心电图,内科、外科、中医科、结核病科等各科专家不惧路途遥远,起大早乘车到村卫生室。
   该院医护人员为患者进行各项检查、治疗,对患者提出的各类健康问题也一一耐心解答。活动中,他们针对颈肩腰腿痛等病人,进行针灸按摩推拿等中医特色疗法。对一些长期患有慢性病的村民科学引导分级就诊。在宣传健康保健知识的同时,指导村民合理用药就医。前来询诊就诊的村民络绎不绝,参与义诊的医生热情高涨。
   义诊活动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,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市级专家的诊疗,切实解决了山里群众看病难的问题,打通了服务贫困群众路段“最后一公里”,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健康保障。
健康关怀 共同建设美丽乡村
   建设美丽乡村,让群众享受美好生活,不仅仅是党的十九大的要求,也是市六院扶贫追求的目标。
   市六院的扶贫队员在走访帮扶家庭后发现,虽然贫困户的健康水平在帮扶下提高,脱贫意识也在增强,但大部分贫困户的卫生习惯落后。鸡养在院子乱跑,猪养在偏房臭烘烘的,厕所仍然是旱厕,脏得难以下脚。即便是自己的卧室,也是鸡屎遍地。这样的环境,不仅容易滋生疾病,也是诱发疾病复发的源头。这样的生活习惯,也影响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理解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。
   于是,队员们首先从改善卫生条件等容易入手进行健康关怀,为帮扶对象干真事、做实事,帮助他们擦窗扫地、整理衣物、清理厨卫。开展讲座,提高他们的卫生意识,提升防病能力。同时,争取政策资金,修建水冲厕所,把扶贫工作做到老百姓心坎儿里。
 
   看着干净明亮的院落,一贫困村民高兴地说,扶贫队真好。他们表示,一定努力,争取早日脱贫,为建设美丽乡村出一份力。
   小康不小康,关键看老乡。看到一个个贫困户逐步走在脱贫的路上,南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更有信心了,他们将继续精准帮扶计划,让偏远贫困地区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,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。